市場人士認為,基本面逐步修復、政策暖風拂面,疊加全面改革持續深化,共同提振資本市場發展信心。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對于如何發展經濟、發揮頭部企業的頭雁作用,來自企業界的代表委員們紛紛“支招”。有委員建議抓住區域機遇;也有委員建議做強企業主體,加強產業鏈風險防范;還有代表建議要從源頭抓住農業有效產出,以提振消費。
連日來,眾多跨國公司高度關注中國兩會。兩會釋放出中國將進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資的積極信號,讓企業深感振奮,進一步堅定了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和決心。
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中國經濟怎樣穩中求進?如何更好推進高質量發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做基金投資,都希望避免“追漲殺跌”。分析起來,實際上往往包括了“低點時買太少或不買”、“高點時買太多”的操作。那么,怎樣判斷更優的布局時間呢?
這“一擴”與“一緊”的安排,讓社會各界讀懂今年的“國家大賬本”,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作為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和長期方針,把更多財政資源騰出來用于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集中力量辦大事。
工業和信息化部23日發布消息,2022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產量同比增長超130%,行業總產值突破1.2萬億元。
昨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2023年1月份金融市場運行情況。1月份,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37683.5億元;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成交16.0萬億元,日均成交8866.2億元。
基金經理直言,A股上漲主要源于政策改革下帶來的風險偏好提升和高頻經濟數據好轉帶來的對盈利增長的樂觀預期。
2月20日,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公布,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均與上月持平?!?月金融數據整體表現超預期,經濟復蘇趨勢明顯。
積極培育壯大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今年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央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
截至2月16日,42家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19家銀行披露2022年業績快報,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均取得正增長。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2月15日透露,1月份,外資積極參與境內股票市場,凈買入境內股票277億美元,創單月歷史新高。